1 維氏硬度的(de)技術參數
1.1 試驗力:294N(30kg)、980N(100kg)、允差±1.0%
1.2 壓頭:金剛石維氏壓頭
1.3 維氏硬度測量範圍:40HV~1000HV
1.4 維氏硬度計示值的(de)較大(dà)允許誤差(表7)
1.5 維氏硬度計示值重複性(表8)
1.6 使用5X物鏡,測量顯微鏡放大(dà)了(le/liǎo)75倍。
1.7 用5X物鏡時(shí)目鏡毂輪較小分度值L=0.002mm
2 使用前的(de)準備工作
2.1 被測試件的(de)表面應平整光潔,不(bù)得有污物,必須保證壓痕對角線能**地(dì / de)測量,光潔度不(bù)低于(yú)0.8。
2.2 試件應穩定地(dì / de)放在(zài)工作台上(shàng),接觸面必須幹靜,試驗過程中試件不(bù)得移動,并保證試驗力垂直施加于(yú)試件上(shàng)。
2.3 試件或測試層的(de)厚度至少應爲(wéi / wèi)對角線平均長度的(de)1.5倍,測試後,試件背面不(bù)應出(chū)現可見變形痕迹,維氏試樣較小厚度—試驗力—硬度關系(表9)
2.4 在(zài)曲面上(shàng)進行試驗時(shí)使用的(de)修正系數(表10)。
2.5 壓痕對角線平均值與維氏硬度對照表(表11)。
3 維氏硬度計的(de)操作順序
3.1 取出(chū)附件箱内專用裝置,擦靜防鏽油。将溜闆試台(34)與升降螺杆(36)按圖裝配(圖5),旋緊滾花螺母(35)。
3.2 顯微鏡座(31)插入硬度計左邊支架(14)孔中,對準凹坑,旋緊螺釘(29)。要(yào / yāo)求顯微鏡座下平面與試台平行。
3.3 插入測微目鏡(30)和(hé / huò)内照明燈頭(27),内照明燈頭連線插入機體的(de)左邊孔中,将物鏡(32)旋入顯微鏡座内。
3.4 把試件(33)置于(yú)試台上(shàng),将溜闆試台移至内擋釘(38)處。
3.5 接通電源,數碼管亮,内照明燈亮。
3.6 根據被測試件的(de)測試要(yào / yāo)求,轉動變荷手輪,确定試驗力。
3.7 參照洛氏硬度第四章第3條中的(de)3.3~3.6操作(其中黑色金屬,試驗力保持時(shí)間爲(wéi / wèi)10~15秒,有色金屬爲(wéi / wèi)30±2。)
3.8 反向旋轉旋輪,試件與壓頭分開,将溜闆試台與試件一(yī / yì /yí)起平穩地(dì / de)移至物鏡下,輕靠外擋釘(37)
3.9 逐步微量下降試台,并以(yǐ)升降螺杆孔爲(wéi / wèi)中心,将溜闆轉動一(yī / yì /yí)定的(de)角度後,使物鏡亮點對準試件壓痕,目測對焦距,使試件上(shàng)的(de)壓痕成像清晰。
3.10 相鄰壓痕中心之(zhī)間的(de)距離及壓痕中心到(dào)硬度塊邊緣的(de)距離應大(dà)于(yú)壓痕對角線長度的(de)2.5倍,每個(gè)壓痕測量其兩對角線長度,取其平均值确定硬度值。
3.11 按上(shàng)述方法所測得的(de)硬度平均值與标準塊硬度值之(zhī)差除以(yǐ)标準塊硬度值,用百分比表示,爲(wéi / wèi)硬度計的(de)示值誤差(表7);硬度值中較大(dà)值與較小值之(zhī)差,除以(yǐ)硬度值平均值,爲(wéi / wèi)硬度計的(de)示值重複性(表8)。
3.12例:用5X物鏡測量,在(zài)294N(30kg)試驗力作用下測試維氏硬度值(圖6)
L=IXn 其中:L——壓痕對角線長度(mm)
n——壓痕測量實際格數
I——測微目鏡毂輪較小分度值
當使用2.5X物鏡時(shí),I=0.0004mm,當使用5X物鏡時(shí),I=0.002mm
則L=0.002×(400-221)=0.358,查維氏硬度對照表得(表11):434HV30